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CO2 | B.H2O | C.N2O | D.CH4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产生2.24L(标况)O2,转移0.4NA个电子 |
B.在52g苯乙烯(![]() |
C.100 mL 12 mol·L-1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A |
D.标准状况下,11.2 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 NA |
下列根据化学事实进行的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化学事实 |
推论 |
A |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
SO2具有氧化性 |
B |
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氧化性:H2O2比Fe3+强 |
C |
取某液体少许与NaOH溶液共热后,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Cl原子 |
D |
向溶液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看到溶液变为血红色 |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 |
B.工业上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制取晶体硅,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
C.氢氧化铁溶胶、NaCl溶液、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
D.金属铁和铝为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因为铝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通常状况下,铝比铁更容易锈蚀 |
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
2A(g)+B(s)2D(g) △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I |
实验II |
实验III |
|
反应温度 / ℃ |
800 |
800 |
850 |
c( A )起始/mol·L-1 |
1 |
2 |
1 |
c( A)平衡 /mol·L-1 |
0.5 |
||
放出的热量/kJ |
a |
b |
c |
A.实验I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
C.实验I在20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 (A)为0.025mol·L-1·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已达平衡
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0.2mol/L氨水与0.1mol·L-1氨水中c(OH-)之比小于2:1 |
B.向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c(HCO3-)先增大后减少 |
C.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NaHSO3混合溶液中:c(Cl-)=c(HSO3-)+ c(H2SO3) |
D.向0.1mol/L的Na2S溶液中通入H2S至溶液呈中性(忽略体积变化),则溶液中:c(HS-)+ 2c(S2-)= 0.2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