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
B.用35S标记T2 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
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 甲运输被促进
B 乙运输被促进
C 甲运输被抑制
D 乙运输被抑制
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一组细胞器是:()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①③ | B.④⑤ | C.②⑥ | D.⑤⑦ |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⑤ |
检验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试剂分别是()
A.斐林试剂、苏丹III、碘液、双缩脲试剂 |
B.苏丹III、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 |
C.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碘液、苏丹III |
D.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III、碘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