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发现角6500多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例如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多指、并指是由常染色体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红绿色盲、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6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请据图回答(显性基因用E表示,隐性基因用e表示):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上 性遗传。
(2)Ⅱ5与Ⅲ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3)Ⅲ7的基因型是 。
(4)若该病是多指,色觉正常正常的Ⅲ8与一个正常女性婚配,生了一个正常女儿和一个患有红绿色盲(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儿子,则Ⅲ8的基因型是 。他们再生一个手指和色觉均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14分)杜氏盐藻属于海洋中的一种单细胞藻类,是提取β-胡萝卜素的重要资源。为研究海洋常见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配制了5种培养液(如下表所示),并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这5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培养液种类 |
A |
1 L完全培养液+0 μg Pb2+ |
B |
1 L完全培养液+10 μg Pb2+ |
C |
1 L完全培养液+50 μg Pb2+ |
D |
1 L完全培养液+100 μg Pb2+ |
E |
1 L完全培养液+500 μg Pb2+ |
(1)若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的种群密度,在取藻液前应将藻液 ,以利于准确计数。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 ,再从一侧滴加样品液,使样品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杜氏盐藻,正确的计数方法是 。
(2)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杜氏盐藻种群的种内斗争程度,第8天时比第16天 (强/弱)。
(3)实验结果说明P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 作用。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在相同时间内, ;
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 均分为4组,其余步骤和条件与实验一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升高,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增加导致的。若继续增加KHCO3溶液的浓度,则会出现O2释放速率的饱和值,其限制因素是 。
(2)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 (填大于/小于/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 。
(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称取 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 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 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 。
以下是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②过程使用 酶,③表示 技术,该技术需要 酶。④过程的目的是 。
(2)如果要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可以取 细胞进行DNA分析,所使用的基因探针来自 染色体。
(3)如果转基因牛D的牛奶中含有 ,则说明该基因在个体水平已表达成功,其他细胞中不含血清白蛋白是 的结果。
(4)该图示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用到的胚胎工程技术有 、 、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Ⅰ.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二倍体月季,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得到一些二倍体植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对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金鱼是由灰色野生鲫鱼经人工选育的一种常见观赏鱼。
I.金鱼的体色与体内黑色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反光组织的组合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金鱼的体色受4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4对基因隐性纯合时,金鱼体色表现为紫色。育种人员用紫色金鱼和灰色野生鲫鱼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A组:紫色金鱼雌雄交配,后代均为紫色个体;
B组:紫色金鱼与野生鲫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灰色(非紫色)个体;
C组:用B组中的F1与紫色金鱼杂交,统计后代中灰色(非紫色)个体为2867个,紫色个体为189个,比例约为15∶1。
(1)B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B组实验所得F1自交,后代为紫色金鱼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
(3)若C组的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说明这4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
II.一条雌性金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甲),甲与双亲及周围其他个体的眼型都不同。让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统计发现F1表现型及比例为异型眼雌∶异型眼雄∶正常眼雌∶正常眼雄=1∶1∶1∶1。
(4)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5)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结果说明异型眼金鱼为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但无法确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6)请利用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的后代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该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让Fl中的正常眼雌金鱼与异型眼雄金鱼交配,观察子代的眼型。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