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的实验:在某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可以获得不同产量的春黑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所知影响春黑麦产量的因素有__ __。
(2)比较图中D、E、F三点,实验自变量是__ __。就图中所反映的因素来说,D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 ___,C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 __。
(3)除图所示的因素外,排除CO2浓度的影响,若要进一步提高春黑麦的产量,还可以采取__ __等措施。(答出一项即可)
(4)该小组同时还研究了CO2浓度对春黑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作出了“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的假设,作出假设的依据是__ __。
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以下是其机理的简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使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量减少。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4)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淋巴因子、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实现的。
(5)由上述分析可知,人体内环境稳态是通过三大系统共同协调完成的。
(11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12分)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是研究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1)写出图中②和④的结构名称:②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B处给予刺激,测定A、C两处局部电流流向,A处膜内电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C处膜内电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填向左或右)
(3)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环境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ACh浓度(mmol/mL) |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0. 1 |
5.OO |
5.56 |
O.2 |
5.OO |
5.48 |
O.3 |
5.OO |
5.31 |
O.4 |
5.OO |
5.24 |
①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 ②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
(4)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A、C不同的新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Ⅰ型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此病的胰岛素过去主要从动物(如猪、牛)中得到。自70年代遗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高新技术生产,将人类胰岛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了人类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人体糖尿病I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细胞受到损伤引起的。
(2)B从分子结构看,它是一种,其增殖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3)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称为,需要的酶是________酶。
(5)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A的获取、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的结合、________(填字母)导入D、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检测等四个步骤。
(6)上述人类胰岛素的合成是在大肠杆菌上进行的。合成的人类胰岛素是否有活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