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D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B的体积分数增大,乙中B的体积分数减小 |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
如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分子是
A.C2H5OH | B.CH3COOH |
C.CH3CHO | D.C6H5OH |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
B.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N2、H2和NH3的浓度不再改变 |
B.c(N2)∶c(H2)∶c(NH3)=1∶3∶2 |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 |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完的干电池可以随意地丢弃 |
B.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 |
C.使用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D.把煤粉碎了再燃烧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
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A.①比②多 | B.②比①多 | C.一样多 | D.无法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