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此后美国决定
| A.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B.参加巴黎和会 |
| C.修改《中立法》 | D.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 “他有宗教家深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成为“圣雄”的事件指
| A.创建“凤凰新村”训练基地 | B.安抚各个教派的暴力冲突 |
| C.领导经济自主运动 | D.领导1930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 “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的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后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 A.将英语教育融人印度本土教育 |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近代化 |
| C.大力推进印度西化 | D.促进西方文化与印度文化的融合 |
1924年7月,国
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
|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 D.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
孙中山听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给列宁发去了贺电。贺电中说:“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反映了
| A.孙中山向俄国学习的强烈愿望 |
| B.孙中山已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 C.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
| D.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纯观点表述的是
| A.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
| B.公元前343年,亚里斯多德成为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
| C.1783年美英在巴黎签订和约 |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