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B.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C.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D.实现了自由贸易

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

A.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B.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C.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 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 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