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杭州市规划局就一起“绿地变高楼”事件,举行了一场听证会。本意是听取周边居民的意见,没想到这场官民之间的对话不仅没有达成满意的结果,最后竟演变成一场闹剧,面对着居民种种犀利的提问,官员避而不谈,最后不顾现场居民的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会议结束,“落荒而逃”。与组织者意图总能实现的“逢听必涨”和“逢听必胜”相比,杭州这次有失“常态”的听证会,被网民奉为民智开化的体现和民意的胜利。据此回答问题
居民参与听证会是在 ( )
A.民主选举 | B.民主决策 | C.民主管理 | D.民主监督 |
听证会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让大众接受政府的看法 | B.让政府工作符合法律程序 |
C.让政策执行顺畅 | D.决策利民 |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果请你给大学毕业生提出就业建议,最恰当的是( )
A.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决定选择何种职业 |
B.提高个人技能、素质,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
C.社会有分工,职业有高低,要慎重考虑 |
D.就业形式多样化,可以随机选择职业越大 |
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主要取决于公司要( )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②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③实现劣势公司被优势企业兼并,扩大生产规模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 )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家电下乡”工程是党和国家为惠及普通老百姓消费而采取的便民之举。2011年1月20日中新网报道,从天津市财政局获悉,2010年天津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3.4万台(件),销售金额5.08亿元,已兑付补贴的家电下乡产品13.8万台(件),财政发放补贴金额3504万元,对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这有利于( )
A.扩大农民非耐用品的消费 | B.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
C.实现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 D.发挥财政为国防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