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图,有关图中①山脉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③牧区和农区的分界线④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中A、B、C、D 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由好到差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B>A>D>C
C.D>C>A>B D.B>C>D>A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 1083mm 、986mm、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
D.相对变率c城市大于a城市 |
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
下图中a为晨昏线,b为纬线,m点为a线的纬度最高点,m、n在同一经线上,且纬度差为90°,此时北京时间为2011年9月29日19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
A.15°E | B.165°W | C.120°E | D.90°W |
与n地昼长最接近的是()
A.24 小时 | B.0小时 | C.12小时 | D.无法确定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 B.15.1或16.6亿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