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对此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
| A.中国民族工业抬头的机遇短暂,南北方矿业开采均用土法 |
| B.土法开采金属矿,是南方金属矿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
| C.一战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举步维艰 |
| D.北方的煤矿,在一战后有的仍能坚持发展 |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 A.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
|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 D.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
|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 A.私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民营手工业 |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内外朝制 |
下列表述中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材料 |
结论 |
| A |
从1858年到190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约5到6倍 |
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
| B |
19世纪末期,俄国产业无产者的人数增速加快,1900年俄国产业工人约2百万,到1914年增至约3百万 |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业化进程未启动 |
| C |
1921年-1922年度,苏俄所收粮食税总额比此前规定的粮食征收指标减少了1.9亿普特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D |
二战后初期到7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盛行,政府主要通过运用预算刺激需求,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 |
以国家对经济干预为主的经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