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诗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山坡羊·未央怀古
【元】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注:①未央:未央宫,在汉长安西南部的西安门内,为刘邦的开国宰相萧何负责监修而成,由四十多个宫殿台阁组成。前殿遗址的高大土台基,在十几里之外即可望见。②三杰:指张良、萧何、韩信。
结合全曲,分析“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一句中“闲”字的妙处。
试简要赏析这首元曲在对比手法运用上的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红绣鞋·晚秋
李致远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观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一、二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简要概述“观西风换年华”一句在全曲中的作用。
最后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杨 柳 枝
刘禹锡
(一)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二)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分析第一首“数株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表现力。(5分)
历代评家都认为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异曲同工”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兴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
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首联的托物起兴、颔联的象征、尾联的烘托,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请你选取其中一种来简要地分析一下情景交融的效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