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老张收到外地儿子寄来的家书,不禁失声痛哭,家书上写道:“儿子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正巧来张家串门的李大爷接过家书一看,哈哈大笑。在这一哭一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不同的意识对人的生理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③事物排列顺序的变化可以引发不同的结果 ④任何事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10年3月14日,在记者会开始时,温家宝总理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基础 |
|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
| D.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与此诗包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①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新人
③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④山重水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又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再添加一根……一直往马身上添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被称为“稻草原理”。这一原理主要体现了到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质变是一种发展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次走进互联网,与海内外网民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与网民面对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作为大国总理,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作为普通网民,他“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网络把“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把“君”与“民”,拉得很近,联得很紧。这表明()
A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D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和有条件的
下列关于真理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
| B.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 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
| D.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