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40岁的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2002年孤身一人来到贵州省毕节市。身无分文的他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酒吧老板借给他100块钱。为了表示感激,他决定将爱传递下去。8年间,他卖了30多万串烤羊肉串,攒了10多万元,用满是烤羊肉串味道的“辛苦钱”,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并在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尽管那是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学校却敬重地以阿里木的名字命名。这说明阿里木( )
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我 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爱你一生一世”这一臆想违背了联系的
A.客观性 | B.多样性 | C.条件性 | D.普遍性 |
借助文化因素,旅游业既盘活了历史文化遗产,又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这表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
B.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
C.创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
D.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句话说明
A.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C.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 |
D.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这句话主要表明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 | B.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
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 | D.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 | B.具体性 | C.条件性 | D.无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