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分)20世纪30年代这一经济理论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材料二 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2)材料二中的凯恩斯主义核心理论是什么?先于这一理论的创立,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
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在一个我们必须竞争每一个机会的世界里,我们必须
这样做。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宗旨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就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简要谈谈你的体会。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周)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2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3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通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采当饭吃。”
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3的内容?
(3)材料4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之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拔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
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
(2)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
结合史实分析隋朝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新唐书》
材料二: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新唐书》
材料三: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旧唐书》
材料四: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宣公翰苑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