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硝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为                     
(2)若有8 mol电子发生转移,填写下列空白:
①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                    
②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为                     
③已知硝酸的体积为3.2L,假设硝酸全部参与反应,则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l)常温下,如果取0.1mol·L-1HA溶液与0.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液的pH=8。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1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
(2)相同温度下,将足量硫酸钡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0.1mol·L-1硫酸铝溶液
②0.1mol·L-1氯化钡溶液③蒸馏水④0.1mol·L-1硫酸溶液中,Ba2+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3)常温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中c(NH4+)=c(Cl-)时,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mol·L-1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g)+3H2(g)CH3OH(g)+H2O(g)=-49.0kJ·mol
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 CO2和8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0~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mol·L-1·min-1
(2)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3)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
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曲线Ⅰ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曲线Ⅱ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则的大小关系是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 H2O(g) CO(g) +H2(g)ΔH=" +131.3" kJ•mol-1,以上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H2O的平衡转化率的是。(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加碳的用量 C.加入催化剂 D.用CO吸收剂除去CO

(2)又知,C(s)+ CO2(g) 2CO(g) △H=+172.5kJ•mol-1
则CO(g)+H2O(g) CO2(g)+H2(g)的焓变△H=
(3)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若用该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60mLNaCl溶液,设有0.01molCH3OH完全放电,NaCl足量,且电解产生的Cl2全部溢出,电解前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的pH=
(4)将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学科
达到平衡所x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900
1.0
2.0
0.4
1.6
3.0


通过计算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反应进行到t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工业生产是把水煤气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较纯H2用于合成氨。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 2NH3(g)ΔH=-92.4kJ•mol-1。实验室模拟化工生产,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1。

图1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实验Ⅰ比较,实验Ⅱ改变的条件为
②实验Ⅲ比实验Ⅰ的温度要高,其它条件相同,请在上图2中画出实验Ⅰ和实验Ⅲ中NH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常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小,在较高温度下可与多种物质反应。
(1)工业上由金红石(含TiO2大于96%)为原料生产钛的流程如下:

① 沸腾氯化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②已知:Ti(s) +2Cl2(g)=TiCl4(l)ΔH=a kJ·mol1
2Na(s) +Cl2(g)=2NaCl(s)ΔH=b kJ·mol1
Na(s)=Na(l)ΔH=c kJ·mol1
则TiCl4(l) +4Na(l)=Ti(s) +4NaCl(s)ΔH=kJ·mol-1
③ TiCl4遇水强烈水解,写出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TiO2直接电解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质为熔融的氯化钙,原理如图所示,二氧化钛电极连接电极,该极电极反应为:。但此法会产生有毒气体,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电池中加入固体氧离子隔膜(氧离子能顺利通过),将两极产物隔开,再将石墨改为金属陶瓷电极,并通入一种还原性气体,该气体是

(3)海绵钛可用碘提纯,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ΔH>0
B.在不同温度区域,TiI4的量保持不变
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粗钛从低温区转移到高温区
D.在提纯过程中,I2 可循环利用

摩尔盐[xFeSO4·y(NH4)2SO4·zH2O]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其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称取1.5680 g样品,准确配成100 mL溶液A。
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4660 g。
③再量取25.00 mL溶液A,滴加适量稀硫酸,用0.0200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生成Mn2,消耗KMnO4溶液10.00 mL。
(1)已知室温下BaSO4的Ksp=1.1×10-10,欲使溶液中c(SO42)≤1. 0×10-5mol·L-1,应保持溶液中c(Ba2)
mol·L-1
(2)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必须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