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甲(金属元素)、乙(非金属元素)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是             
(2)B煅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工业上用D制E时,在原料气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压强对D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你认为该反应应在下列哪中压强下进行最为有利:         

 
0.1MPa
0.5MPa[
1 MPa
10 MPa
400℃
99.2%
99.6%[
99.7%
99.9%[来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1)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X位于体心,Y位于6面心,Z位于顶点,该晶体中 X、Y、Z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 _ __

(2)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o(NH3)5Br] SO4和[Co (SO4) (NH3)5] Br,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现象是;如果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现象是,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加入 AgNO3溶液时,现象是

下图中A~J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A是红棕色粉末,B、D、G是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是气体,J是磁性材料。已知B可以在高温下与金属活性不如其强的其他金属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EI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E是氧化物(填碱性或酸性或两性)
F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J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后的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K2SO4、NaHCO3、BaCl2、FeCl3、KCl五种物质中的某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②向①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A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又得到白色沉淀B。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A的化学式是
(2)B的化学式是
(3)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通过(填实验名称)进一步检验。

古老但仍然是最有用的制备联氨(N2H4)溶液的方法如下:
NaClO+NH3·H2O N2H4 +NaCl+H2O
(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H3·H2O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aClO发生反应。
(4)若生成 0.2 mol N2H4,则转移的电子为mol。

在浓HNO3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为
(2)若有铜剩余,则反应快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3)待反应停止时,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和离子方程式是
(4)若将12.8g铜与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则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5)若将(4)中所得物质配成100mL 溶液,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 ___(填写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③配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所得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