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甲(金属元素)、乙(非金属元素)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是
(2)B煅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工业上用D制E时,在原料气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压强对D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你认为该反应应在下列哪中压强下进行最为有利: 。
|
0.1MPa |
0.5MPa[ |
1 MPa |
10 MPa |
400℃ |
99.2% |
99.6%[ |
99.7% |
99.9%[来 |
500℃ |
93.5% |
96.9% |
97.8% |
99.3% |
600℃ |
73.7% |
85.8% |
89.5% |
96.4% |
A、B、C、D、E、F、G、H八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由A、D、E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mol/L甲溶液的pH=13;B、F同主族,F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G为前四周期单电子数最多的元素,H最外层电子数与G相同。
(1)G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
(2)短周期元素I与F性质相似,晶体类型相同,基本单元如图所示,可表示为I12,则其基本结构中含有正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__
(3)C与其同族相邻元素J所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键角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D两元素组成的常见无机粒子中,其空间构型可能是(填写序号)。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形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5)H原子晶体堆积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其密度为ρg/cm3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求最近两个H原子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pm(列出计算式)
如图为四、五、六、七主族元素简单氢化物沸点随周期变化图像,(代表氢化A、B、C、D物中另外一种元素)分析图像并回答
(1)写出B3-的空间构型
(2)B元素另外一种氢化物可做火箭的燃料,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3)A元素氧化物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其氧化物晶胞中,A的位置与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位置相似,试分析晶胞中占有氧原子个数应为___________个。
(4)A、B、C、D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已知H2(g)和CO(g)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
则一氧化碳与液态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aA+bB cC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进行反应。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各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I(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计算可知,第Ⅰ段20分钟时,C的平均速率vI(C)=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l mol/L稀硫酸100mL,其操作有以下各步:
①用量筒量取mL浓硫酸
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③将稀释、冷却后的硫酸转入100 mL容量瓶中
④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稀释、冷却
⑤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定容,摇匀
完成下列填空:
(1)第①步操作中应用量筒量取mL浓硫酸;应选择mL量筒(填5、10或50)。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
(3)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4)下列操作会使实际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请填写:
1).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没有再加水;
2).移液过程中,不小心溅出少量溶液;
3).定容时,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制的硫酸浓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