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吹起一股温和之风,国家间建立“伙伴关系”的新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反映出国家间意识形态的对立消失 | B.表明合作比对抗更有利于各国利益的实现 |
C.表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 D.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
20世纪初期成立的重庆商务总会有一副楹联:“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诚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忘大家保全时局,莫叫美利让诸邦。”其中的 “美利”当指( )
A.美国商人的利益 | B.中华民族的财富 |
C.朝廷榨取的税收 | D.外省赚取的利润 |
《欧洲文化史》一书写道:“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以下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A.英国依然是君主制 | B.《权利法案》形同虚设 |
C.英国远未实现普选 | D.议会控制着国王和内阁 |
布鲁图是罗马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10个金币,契约规定20天内归还。期限到了,布鲁图无力还债。按照《十二铜表法》的规定( )
①卡西有权要求布鲁图还债②卡西可以随意处置布鲁图
③卡西有权拘押布鲁图 ④布鲁图有权与卡西协商还债事宜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北京天安门东侧有一座古代建筑,是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以下关于太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
B.它是帝王的家庙,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结构特征 |
C.太庙是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
D.它兼有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的双重功能 |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他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的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骇人听闻的论断,居然在一门古老的学科——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