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南方 |
北方 |
|||||||||||
南 京 |
浙江 |
福 建 |
四 川 |
广 西 |
江 西 |
湖 广 |
广 东 |
北 京 |
山 东 |
山 西 |
河 南 |
陕 西 |
27 |
26 |
11 |
9 |
2 |
22 |
12 |
5 |
17 |
13 |
5 |
11 |
2 |
114 |
48 |
A.明代中国政治中心向南方转移B.南方较北方更重视科举考试
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做官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 | 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 |
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 | 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 |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是,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
C.春秋时期已实行察举制 |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