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一,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回答下列各题。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居住在伊努维克(68.3°N,133.5°W)的因纽特人,将“春节”选择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此时该地()
| A.极夜结束 | B.白天渐长 |
| C.迎来极昼 | D.太阳直射 |
下图为1990年和2013年某地区耕地水分亏缺状况变化图,反映该地()
| A.耕地面积减少 | B.耗水作物面积缩小 |
| C.水资源总量增加 | D.水土资源匹配变差 |
人口与产业向大城市集聚, 同时也向郊区扩散, 从而形成地域相连的大都市区。该城市化过程()
| A.处于初期阶段 | B.郊区人口密度下降 |
| C.出现逆城市化 | D.伴随郊区城市化 |
调查发现,近30年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侵入苔原带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 B.水土流失 |
| C.林地退化 | D.冻土扩大 |
下面图甲、图乙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
|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
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 | B.图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
| C.图乙地区经常发生海啸 | D.图甲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
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
A.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电子工业、制糖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