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获得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反应了什么历史趋势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的主要相似之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拿破仑在历史上是引起了许多争议的人物。阅读下列五段对拿破仑的评论后再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并不否认他的天才和荣誉,但可悲的是如此卓越的天才和巨大的荣誉却仅仅造就了一个人的个人伟大,而不是奉献于造福世界。……他蹂躏法国和欧洲达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他使世界战栗而未能使之焕然一新。……
材料二: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不及被他打倒的王爷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材料三:波拿巴(拿破仑)与其他处于他的年龄和地位的人一样,以对道德的漠视和纯粹的自私(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更严重些)从事积极的活动。他被卷进去的社会危机使强烈的自私表现为无止境的野心。和他必须要与之竞争的人相比,他以大得多的不可比拟的天才与冒险精神,击败了反对他前进的任何东西。这样,他身上的野心较之其他人更为显著,仅仅因为他更为成功。
材料四: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
材料五:(不要以为)如果没有拿破仑,就根本不会发生拿破仑个人力量和影响所凭借的那种社会运动。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哪两段材料的评价不适合?这两段材料表现在历史人物评论上常常容易出现哪两种错误?
(2)请对拿破仑作一个正确的评价。
(3)历史的联系是多角度的。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其性质却不是封建的。以拿破仑帝国的性质为例,说明评价人物必须联系政治、经济、文化措施,综合考虑。

一位法国史学家曾说过:“法国旧制度是在大革命时被摧毁的,而真正意义上的法国新的社会生活则是在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来的。”
请回答:
(1)大革命时代,法国的旧制度是怎样被摧毁的?
(2)拿破仑时代怎样建立了法国真正意义的新的
社会生活?

2006 年3 月20 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总是英国唯一选择。2003 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外一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二美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发表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2008年5月11日《大洋网·广州日报》
材料三 二战后的科技洪流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向美国倾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几十年后,随着大国力量的消长,诸多的事实说明地球已经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新浪网博客论坛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中国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主要原因?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的主要原因?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决定三次重大力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三对最近二十年美国世界地位的表述截然相反。你认为哪种观点符合事实?结合三段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一个公民政治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份公约的核心是什么?根据约定人们拥有哪些权利?
(2)据材料一、二归纳建立政府(公民政治体)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在思想认识上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有哪些体现?并根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关于政府作用的表述有什么共同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