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给等高线地形图中,哪里能够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地人称“姊妹山”的两座山峰之间相对高度是多少?
(2)如果图中X地气温为24℃,此时最高峰山顶的气温可能是(      )。(2分)
A.22℃         B.19℃        C.18℃         D.16℃
(3)暑假期间,某中学在该地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旅途中计划安排在山上宿营,现有A、B、C、D四个地点可供选择,试从四个地点的地貌特征反应出的安全性角度考虑,选择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4)政府准备在此区域修建修建水深为100米的水库,在图中作出水库大坝的最佳位置?并用斜线画出图中水库淹没的区域。
(5)甲、乙两村之间计划修建公路,图中①、②哪条线路更为合适?试说明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图例”所示各种岩石中没有岩(岩石类型),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大坝中的水主要参与循环(水循环类型),属于环节,大坝对河水有作用。
(2)在上右图中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
(3)在上右图中,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
(4) 上右图中冰岛地热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原因。
(5)简要分析甲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

读下列二幅图,完成下列题。

(1)请判断图1所示季节为北半球,此时,影响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了气压带,此时东亚盛行风,南亚盛行风。
(2)在图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丙地吹风。
(3)在图2中,日本本州岛的北部沿岸冬季多雨雪,这与冬季风途经海,带来丰富的有很大关系。
(4)图1中丁地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5)结合图2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自然原因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图及宁夏平原的地质构造图。

材料二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宁夏要打造一个省级快递物流中心,最理想的城市是。贺兰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2)贺兰山东西两坡自然带带谱更丰富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3)如果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4分)
(4)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时水量不增反减,试分析其中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5)分析该地区发展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28分)2014年5月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简图(下图)

材料二尼日尔河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高原地区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
材料三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近些年来,中尼农业合作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表为2011年尼日利亚经济结构的特点。

尼日利亚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制造业
电气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其它
占GDP比重
31.1%
40.1%
1.9%
0.2%
1.2%
1.0%
24.5%


(1)阿布贾每年的5至9月所获得的飞机遥感影像质量较差,由于该地受控制,云雨天气多所致。图中Q区域近年来渔业发展迅速,是由于Q地盛行洋流,形成渔场(4分)
(2)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类型同属,但成因不同,试分别说明各自的气候成因。
(3)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分析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特点,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尼日利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5)若派遣你参与中尼农业合作项目,请针对尼日利亚的粮食生产提出指导性意见。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75mm,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根据资料完成(1)~(4)题。
材料一:图是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左图是1997年~2002年西辽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材料三:右图是西辽河流域某村镇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

(1)西辽河流域地处地区,地势。河流一年会有个汛期。按自然带地带性规律,流域内为温带森林带向的过度地带。
(2)根据材料二,西辽河流域地下水的水位年际变化呈特点,其原因是
(3)简述西辽河流域发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21世纪初,西辽河流域大幅度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请分析其是否合理?并简述该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