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此植物是女娄菜,属于XY型性别决定,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仅存在于雄株中,以下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
回答相关问题:
(1) 在绿色和金黄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金黄色是______________
__性状。
(2) 决定女娄菜植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若用A或a表示相关基因,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请你对此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_______。
(4) 请写出第三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5) 该小组的同学还打算探究玉米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属于伴性遗传。
你认为他们的研究是否有意义?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同学认为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无氧呼吸。请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不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原因。
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锥形瓶、酵母菌细胞(试剂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下图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锥形瓶都加质最分数l 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
②A装置的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馏水;B装置的2号锥形瓶中加入1 0mL的试剂2、10mL的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C装置的2号锥形瓶中加入10mL的试剂2、l0mL的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
③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5min,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作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氮气,B套持续通入,C套持续通入。
④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h)。
⑤观察,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2)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若A套变浑浊,B套不变浑浊,C套变浑浊,则;
②若A套变浑浊,B套变浑浊,C套不变浑浊,则;
③若A套变浑浊,B套不变浑浊,C套不变浑浊,则;
④若A套变浑浊,B套变浑浊,C套变浑浊,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既不受ATP抑制,也不受氧气抑制。
果蝇是遗传研究的常用材料。请分析回答:
(1)从甲图可以看出,果蝇的体细胞内有个染色体组,有对同源染色体。
(2)若甲图所示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aXBXB的生殖细胞,则发生这种情况的时期最可能是,此细胞发生了变异。
(3)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表示);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示)。乙图表示杂交实验及结果。
①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②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雌)与黑身白眼果蝇(雄)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种,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
(4)野生型果蝇中会出现突变个体,从突变个体中获得了突变型的纯合子。验证该突变型性状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选择个体和该突变型纯合子杂交,F1都表现为突变型。再用F1自交,若后代,则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1)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均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3号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
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瓶号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 |
3 |
11 |
25 |
① 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说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②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③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最少答出两项)。
(2)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4号锥形瓶,第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号锥形瓶作对照。
第二步:。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3)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这是因为。
机体的稳态依赖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及免疫调节。调节中“信息分子”起重要作用。图示不同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分析以下不同调节过程中的信息分子和其传递方式:
(1)下丘脑在人体水盐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若人体失水过多,调节途径以下两种方式: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引导人体主动饮水。此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小体释放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
b.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能同时经传导后作用于垂体后叶,后者释放的信息分子是
____________,通过血液运输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a、b两方式分别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_方式(填图中数字符号,顺序不能颠倒)。
(2)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有一调节方式是下丘脑分泌的信息分子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仅考虑这一调节途径,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_方式(填图中数字符号)。
(3)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细胞分泌的,它之所以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识别激素的。
分析回答下列工、Ⅱ两个小题。
I.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
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四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3:1:3:1
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2:2:1:1
实验4: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果是隐性性状。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或种,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
(3)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和。
(4)实验3中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和。
(5)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共有种基因型。
(6)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
Ⅱ.有人在一个数量足够多的油菜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秆植株,为了探究其原因,他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I.让这株矮秆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均表现为矮秆。
II.将实验I得到自交后代分别作父本和母本与正常油菜杂交,获得F1植株。
III.将F1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植株形成F2群体。在所有的F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矮秆植株的比例均为3:1。
IV.取实验II获得的F1植株,分别与正常亲本植株、变异亲本植株杂交,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1)实验I的目的是。
(2)实验者试图通过实验II来判断。
(3)根据实验III中F2群体的表现型,能够得出、、结论。
(4)实验IV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