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期间要生产流程如下图

(1)图中①所指的是         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             ,③所指的物质是             
(3)培养重组CHO 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严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               
(4)检测 rhEPO外活性需用抗rhEPO单克隆抗体。分泌单克隆抗体的         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一个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几个生理过程。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B、C、F分别代表物质,物质C从场所Ⅲ进入场所Ⅰ至少需要通过层单位膜(或生物膜),该植物根部主要通过方式吸收物质A。
(2)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此放射性最先出现在体内的[]物质中。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酶1~4中,人体细胞内不具有的酶包括
(3)若用仪器测定,发现该植物的叶肉细胞既不吸入也不放出C,此时说明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左右
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下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2、4、8 μg/mL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结果如上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上图-3所示。
分析讨论:
a.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
b.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有关。
当Bel-2 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8分)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CO2通过气孔进人叶肉细胞后,首先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3)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环境中。

图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①(核糖体)的组成单位在细胞核内形成后,进入细胞质结合在上进行翻译。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左 向右)
(2)结构②合成的蛋白质进入③最后形成囊泡排出细胞外,此过程一共穿过层磷脂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
(3)若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记U(尿嘧啶),一段时间后图中具有放射性的结构包括细胞质溶胶、
(4)细胞器③和细胞器④上的相关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再加工,比如加工成糖蛋白后 ,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再分泌到膜外,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5)在结构①上合成的蛋白质如(填写一个具体例子)可以通过进入到细胞核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