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示为一个不含致病基因的正常人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及甲、乙、丙、丁四个表现型正常的人对应的染色体上某基因中相应部分碱基的排列顺序。请分析回答:
|
正常人 |
甲 |
乙 |
丙 |
丁 |
||
11号染色体 |
CTT |
CAT |
CTT |
CAT |
CTT |
||
16号染色体 |
ATT |
ATT |
GTT |
ATT |
GTT |
(1)表中所示甲的11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碱基排列顺序变为CAT是 的结果。
(2)甲、乙、丙、丁四个人表现正常的原因可能有(写出两点):
(3)若表中标明碱基的那条链为非模板链,请写出乙个体第16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片段转录成的密码子为: 。
(4)若甲、乙、丙、丁体内变化后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甲、乙为女性,丙、丁为男性,则甲和 组成家庭更符合优生要求。
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不同品种的过程。请回答:
(1)用①和②经过程Ⅰ、Ⅱ培育成⑤,属于育种,其原理是。
(2)用③和④培育成⑤的过程属于育种,过程Ⅲ常用的方法是。这种育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
(3)过程Ⅳ常用的方法是,品种⑥是倍体。
(4)③导入外源基因C后培育成⑦,应用的原理是,该过程需用到、
和3种工具。
(5)②经射线处理培育成⑧的原理是。该方法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其原因是。
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 3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所通过I和II方法培育⑤分别称________和____,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品种所用的试剂是_____,通过Ⅲ和Ⅴ过程培育⑤品种的育种方法叫,其优点是。
(3)由③培育形成的⑥称。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多数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运载氯离子的载体蛋白基因发生了变化,模板链上缺失AAA或AAG三个碱基,从而使该载体蛋白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导致该载体蛋白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出现频发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等囊性纤维病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囊性纤维病这种变异来源于。
(2)图一、图二表示两种出现囊性纤维病的家庭(设该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
①从图一可推知,囊性纤维病是染色体性遗传病。
②图一中,父亲的基因型为,母亲的基因型为,患病女孩的基因型为。
③图二F1中,正常女孩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若她与患病男性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过程,完成该过程的场所是。图中组成②的基本单位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3)图中④表示甲和丙之间的结合方式是。
下列各图中,所表示的是某些植物的体细胞,请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图,它是由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图,判断的理由它属于。
(3)如果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图。
(4)如果C图中的生物是由某生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它是几倍体?。形成它的那个生物是几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