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
(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是什么?(8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材料二探月工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探月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牵引和推动作用。目前中国每年在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达到上百亿元,据专家粗略估算,对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8至14元的带动效益。同时,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载体。
(1)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他们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2)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
(3)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实施探月工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早的地区。
材料二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材料三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政府购买服务在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欧美。在中国,早在90年代中期,深圳即已从城市环境卫生领域开始尝试,慢慢发展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依据。
(3)运用《政治生活》关于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元) |
|
总量 |
519322 |
24565 |
7917 |
比上年增幅 |
7.8% |
9.6% |
10.75% |
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2013年12月25~26日,由我省选出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惠州市就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行视察。在惠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一行前往仲恺高新区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进行视察,听取工作汇报,并与惠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提出意见建议。
材料二 2013年11月2日是“广东文化网”10周岁生日。“广东文化网”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致力于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如“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美术馆”“网上动漫馆”“网上培训馆”“网上展览馆”“网上非遗馆”“网上创意馆”等网络八大馆和“网上剧场”等栏目,为人们提供新鲜丰富的文娱信息、海量的节目视频。现代科技手段正有力地助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1)请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解读材料一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现代科技手段助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