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和图,我国三个地区(A为东北,B为华南,C为长江三角洲)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A、C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很接近,其区位选择是否相同?。
(2)说出A的平原地区与B地区两地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A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与主要生产特点。
地域类型:A 、B 。
A自然区位因素(4分):
。
A生产特点: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材料三 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材料四 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
(2)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 __________ ;② ;③_______ (6分)
(3)由图乙可知,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后期城市化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过快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 、 、 等环境污染问题。(6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材料二 下面为“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中的一项。
(1)在四类经济增长主导因素中,a表示________,d表示 。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3)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列举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下图描述2007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共24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要发展乳牛、果林、花卉、小麦四种农业,请给予合理安排。
甲地发展 ,理由
乙地发展 ,理由
丙地发展 ,理由
丁地发展 .理由
(2)某城市拟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新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及服装厂,请在图中选择各自、合理的厂址,并说明选址的理由:
在①处建 厂,理由
在②处建 厂,理由
在③处建 厂,理由
在④处建 厂,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