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成都(30.7°N,104°E)日出时刻7时零4分(北京时间)这一天,世界四个著名城市与成都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和日出时间差值(T)图(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为正,小于为负;日出时间早于成都为正,晚于为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城市,正确的一组是
A.惠灵顿、新加坡、开罗、华盛顿 |
B.悉尼、雅加达、伦敦、巴西利亚 |
C.堪培拉、东京、莫斯科、圣保罗 |
D.开普敦、曼谷、柏林、圣地亚哥 |
成都到图中②城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00千米 | B.3600千米 | C.4200千米 | D.5000千米 |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小题。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 B.区位选择变化 |
C.职业收入差异 | D.产业结构升级 |
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 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
专业村是指某一农村的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该活动的经济总量构成了这个村的经济总量的主体。下面两图为河南省的地形和四种类型专业村的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中四种农作物的种植受地形和气候因素限制最明显的是( )
A.苹果 | B.茶叶 |
C.花卉 | D.蔬菜 |
下列对图中各类专业村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 )
A.离城市越远越利于茶叶、蔬菜专业村的形成 |
B.平坦的地区有利于苹果、茶叶专业村的形成 |
C.土地资源丰富利于蔬菜、苹果专业村的形成 |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花卉专业村的形成 |
读某年我国各省区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完成小题。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 B.西南多,东北少 |
C.东多,西少 | D.沿海多,内地少 |
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 B.产业结构 |
C.技术水平 | D.交通运输 |
下图为某社区在2005~2009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出、迁入数量的统计图。读图回答:该社区5~24岁人口净迁入约( )
A.750人 | B.950人 |
C.1 250人 | D.1 750人 |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小题。
流域 |
流域面积 /×104 km2 |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
径流总量 /×108m3 |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
水资源利用率*/% |
珠江流域 |
45 |
1 470 |
3 338 |
12.3 |
18.5 |
淮河流域 |
27 |
920 |
622 |
63.3 |
59.4 |
注:标*的为2005年的数据。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A.淮河流域面积小 |
B.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大 |
C.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大 |
D.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大 |
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多少倍( )
A.2.5 | B.5.4 |
C.13.4 | D.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