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 B.工厂纪律严格 |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 D.贫富差距缩小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谊。”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
D.要![]()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当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
其共同诉求是
A.推动中国近代化 | B.实行民主政治 |
C.实现中国工业化 | D.启蒙与救亡并重 |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C.改良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
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
“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 B.葡萄牙、英国、美国 |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 D.意大利、法国、荷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