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
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
| 1914年8月1日 |
1914年9月25日 |
1917年 |
||||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
| 生铁 |
22 |
22 |
16 |
25 |
50 |
15 |
| 钢 |
19 |
21 |
16 |
25 |
58 |
16 |
| 煤 |
394 |
332 |
346 |
355 |
851 |
340 |
A.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
B.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意大利的倒戈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射猪斩羊图》是义和团运动时散发的宣传揭帖。观察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 |
|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 C.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
| D.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 |
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它船不准运送货物进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此航海法的公布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 A.自由主义 | B.垄断主义 | C.国家干预 | D.重商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