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家庭制作泡菜时常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 。由于 的繁殖,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
(2)如果做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紫卷心菜不适合用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检测时,必须先制备已知浓度的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其进行 ,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泡菜的腌制方法、 、 和食盐用量等条件对泡菜口味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有影响。
(3)右图表示在a、b、c三种食盐浓度中,泡菜的亚硝酸盐含
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
①该实验是将实验材料分成 ,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图
中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制作泡菜。
②从图中可知,用 浓度的食盐制作泡菜比较适合,
但要在发酵时间达 天以后才适宜食用,特别是不宜在
第 天食用。食盐浓度为 的泡菜中亚硝酸盐
含量变化最小。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致癌物 。
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含有________个—NH2,________个—COOH。
(2)图中含有肽键________个,肽键可表示为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
叫做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1)为了测定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细胞组分,通常利用一些显色剂与所检测物质中一些特殊基团特异性结合的特征,通过显色剂在细胞中的定位和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某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
为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我们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混合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从而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实验中利用盐酸改变 ________,加速________,同时使________分离,有利于________与染色剂结合。
(2)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用的试剂是________,在________ 条件下会出现________;鉴定脂肪可用________ 对脂肪进行染色,利用________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细胞中的呈现色的脂肪颗粒;鉴定蛋白质的试剂是________,现象是紫色出现。
蓝藻细胞与黑藻细胞相比,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差别。
(1)最主要的差别是蓝藻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者都具有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都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在细胞大小方面,相对较小的是______藻细胞。
(3)尽管这两类细胞在结构上具有很大差别,但它们都有细胞膜等基本结构物质,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组成各种生物体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
Ⅰ.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a.提取叶绿素
b.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 实验组号 |
叶绿素溶液(mL) |
调pH至 |
处理时间(min) |
溶液颜色 |
| ① |
3.0 |
Y |
10 |
绿色 |
| ② |
3.0 |
7.0 |
10 |
绿色 |
| ③ |
3.0 |
6.0 |
10 |
黄绿色 |
| ④ |
3.0 |
5.0 |
10 |
黄褐色 |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加入绿色叶片的X应该为,原因是。
(2)表中Y应该为,原因是。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酸性或碱性)食品,原因是。
Ⅱ.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释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l%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 加入试剂 |
处理方法 |
|
| 试管1 |
①l%DCPIP0.5mL②叶绿体悬浮液5mL |
光照 |
| 试管2 |
||
| 试管3 |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后试管1、试管2、试管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3)实验分析与思考:配置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