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21日,受台风“鲇鱼”影响,台湾宜兰县暴雨不断,山区降水达到1000mm,宜兰县冬山乡丸山地区水淹严重。台湾环岛游的游客由于途经的苏花公路(图9)发生塌陷,致使道路中断。
材料二 :  台风“鲇鱼” 路径图(图1、图2)

(1)台风是属于        天气系统。“鲇鱼”在图1中位置时汕头的风向是      
(2)苏花公路东临太平洋,在地形上称“清水断崖海岸”(如图3),依山傍海垂直又陡峭的断崖景观,名列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3)台湾山脉森林树种(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有                                
(4)读图2,台风“鲇鱼”移动路径是                 。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的变化是                     
(5)读图2,该台风在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哪些?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1)描述S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其流域的最主要开发利用方式?
(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3)分析S半岛以东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分析该海区盐度低的自然原因。

读下面两幅太阳光照示意图,两幅图表示的时间完全相同,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图甲中灰色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A地经度为
(2) 根据图甲情况,绘出图乙中的夜半球范围(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乙所示节气是北半球 ,此时地球公转到图甲中_____ _点。
(2) 乙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 ,纬度
(3) 乙图中,C点 时日出。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4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时北京时间为
(2) 此时,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3) 这天,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