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分农业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各题。
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图中展示的农业区属于
|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 |
影响上述农业区小麦种植共同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 B.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
|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
该图是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有关乙、丙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主要发展畜牧业 |
| B.丙地发展河谷农业 |
| C.乙地主要种植青稞 |
| D.丙地发展水稻种植业 |
有关甲、乙、丙三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油资源比乙地丰富 |
| B.丙地地热资源比乙地丰富 |
| C.丙地太阳能资源比甲地丰富 |
| D.乙地水能资源比甲地丰富 |
读沿北纬35°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L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 B.棉花 |
| C.黄麻 | D.甜菜 |
有关M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
| B.比同纬度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
| C.大陆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
| D.山地牧草丰富,可以发展大规模牧场 |
读苏、川、陇、黑四省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表(2006年),回答问题。
| 省份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 ② |
53.5 |
1539.1 |
727.9 |
15.0 |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 ④ |
31.1 |
361.0 |
184.6 |
2.0 |
下列有关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西部是该省种植业最集中的地区 |
| B.②省东部有我国著名的商品棉基地 |
| C.④省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
| D.③省南部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 |
③省南部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小,粮食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量耕地转变成城市建设用地 |
| B.不合理的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地生产力下降 |
| C.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
| D.退耕还林造成耕地面积减小 |
该 图为某岛屿的西北——东南向的形剖面以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岛屿东西海岸相距平均约140千米。读图回答问题。
该岛可能是下图中的()

关于该岛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岛屿西坡林木茂盛,东坡多草地 |
| B.该岛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旱涝灾害 |
| C.该岛屿东海岸受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
| D.该岛屿雨水充沛、热量充足,盛产甘蔗 |
该图中黑色区域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黑色区域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A.古代城市群遗址分布区 |
| B.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 |
| C.煤炭资源分布区 |
| D.灌溉农业分布区 |
甲处平原呈现波状起伏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 A.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 |
| B.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表土的堆放 |
| C.河流突发性大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
| D.古代城堡建设所造成的人为堆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