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语 | B.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 |
| C.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语的官员 | D.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
宋代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的原因主要是( )。
| A.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 B.国家的分裂 |
| C.战争的频繁 | D.文人的刻苦用功 |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 A.风俗画 | B.宫廷画 | C.文人画 | D.山水画 |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
|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
|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
|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
|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
京剧的主要唱腔是西皮和二黄,是在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受什么地方戏剧的影响最为明显( )。
| A.北京 | B.河北、河南 | C.江苏、浙江 | D.湖北、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