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C9H8O4)也叫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 B.由21个原子构成 |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提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
B. |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
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D. |
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 |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柠檬 |
牛奶 |
牙膏 |
肥皂 |
炉具清洁剂 |
pH |
2﹣3 |
6﹣7 |
8﹣9 |
9﹣10 |
12﹣13 |
A. |
患有胃病的人应多喝柠檬水 |
B. |
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用肥皂水涂抹,减轻痛痒 |
C. |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厨具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原理相同 |
D. |
常温下,将牛奶加水稀释后pH大于7 |
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 溶液中的 |
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 |
B |
除去 气体中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C |
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 |
分别点燃,闻气味 |
D |
辨别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水,比较泡沫和浮渣的多少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022年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
B. |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C. |
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D. |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
B. |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
C. |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D. |
向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消失—— 和 结合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