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了“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是什么?(12分)
工业化、城镇化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上述说法蕴涵的哲学原理有哪些(请写出三个)?
(2)请运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1)“居安思危”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请用这一观点简要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2013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就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请用政治常识知识简要回答:
(1)“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里的“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反腐败斗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好中国道路,需要有制度保障。
(1)请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回答:
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哪些?
(2)请用政治常识知识简要回答:
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
图表
注:就世界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发达国家在70%左右。
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如何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