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而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12013年A市GDP增长情况
图2 2013年A市财政收支情况
表1 2013年3月A市新一届市政府就任以后出台的改革举措
改革举措(部分) |
|
1 |
5月,出台措施放宽小微企业融资标准,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的门槛。 |
2 |
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推开。 |
3 |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注册登记限制。 |
4 |
截至10月1日,市政府已取消和调整298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决定,凡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
(1)描述图1、图2的经济现象,并说明图1、图2和表1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
材料二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前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要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材料三 A市市长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上强调:近几年,我市在改革进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瑕不掩瑜,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当前,我市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我市情况复杂,一些重大改革项目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全面深化改革,千头万绪,要化繁为简,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全市六个县市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改革措施也要因地制宜。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上述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材料一2008年----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支出情况(亿元)
2008---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年份 项目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00670 |
340903 |
401513 |
473104 |
519470 |
568845 |
财政收入 (亿元) |
61330 |
68518 |
83101 |
103874 |
117253 |
129143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亿元) |
2761 |
3401 |
4503 |
4715 |
5753 |
6550 |
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到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65%下降到45%左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在4.5%—5.5%之间。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其中包括: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实惠;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坚持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更要建设生态文明。为此,天津市决定实施“一号工程”,即“四清一绿”,主要包括清新空气行动、清水河道行动、清洁村庄行动、清洁社区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上述的改革措施体现的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三,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如何落实“一号工程”。
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大约为40%,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三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状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着眼点为促进社会公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三中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7-2011年我国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情况
表:我国五年计划规划平均增速
时期 |
六五 |
七五 |
八五 |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 |
十二五 |
GDP平均增速(%) |
10.78 |
7.92 |
12.00 |
8.26 |
9.8 |
11.2 |
7-7.5 |
注:“十二五“期间指2011年—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1年我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4283美元,排95位,同期发达国家人均GDP达4万美元。
材料一对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不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结构转型中驱动创新因素缺乏,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社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资源透支,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上图和上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一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文化是城市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所在,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非常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城市历史文化以鲜明的时代内涵,抓住机遇,不断繁荣城市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他们还根据绍兴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沉淀所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不断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共生共存,提高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下图所示。
图(a)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b)
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a)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图(b)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
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
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