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表丙: 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组别 |
清水 |
浓度a |
浓度b |
浓度c |
浓度d |
浓度e |
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51 |
42 |
24 |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__ 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 ,理由是 。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在浓度a至浓度d之间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 ;
③分别 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
某同学突发奇想,想要探究动植物促进生长的激素(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对于动植物的生长是否都能产生影响。请完成他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探究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生长的影响。
①选取大小、生活力一致的小鼠若干只,等分为两组,分别标为甲(对照组)和乙(实验组);
②甲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mL,作为________,乙组。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长和体重。
(2)实验结束后,发现,其他同学认为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没有作用。但该同学认为可能是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的,因此他改进了实验方案,以来处理多个实验组,进一步完善实验。
(3)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仍然与第一次一致,该同学分析原因认为是因为动物细胞膜上不存在,故而生长素不能导致动物细胞迅速生长。
(4)该同学转而探究动物生长激素对于植物是否起作用,他将小鼠垂体研磨液和等量清水分别加入两组栽培植物的花盆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发现加入小鼠垂体提取物的一组生长较加清水的对照组明显,但是,其他同学认为是他的实验有问题,可能是由于小鼠垂体研磨液中的某些成分被土壤中的而产生了生长素类似物,从而得到这个结果。
黄河三角洲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对湿地中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R表示,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2)右图是该湿地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生产者是____(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则E的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其中的珍稀动物,是在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某遗传病研究所对一地区的人类遗传病进行调查,发现有一种遗传病表现出明显的家族倾向,且往往是代代相传,图示为该研究所绘制的此病在这个地区10000人中的发病情况图。请分析回答:
(1)控制该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2)对某患病男性的家族进行分析,发现他的祖父母、父亲和一位姑姑都患病,另一姑姑正常;患病的姑姑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其他家族成员正常。
①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绘出相关遗传系谱图,并标出该男性父母的基因型(该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
②该男性患者与其姑姑的患病的女儿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③该男性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表现正常,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配,你认为其后代是否会患该病?。为什么?。
④据调查,该男性患者与妻子色觉均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XbY),其父母表现正常,则他们生育表现正常孩子的可能性是,妻子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图一、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图三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Ⅰ至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2)图二中丙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填数字)期,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3)图二中甲、乙、丙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4)图三曲线中对应的区段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在对应的区段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5)请根据图二在答题纸上绘出该雌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模式图。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________隔离。
(2)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
(3)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根尖做临时装片,用染料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
(4)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这种植株通常不育,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