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小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下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图2中,在0~60 min,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其生理活动是 ;该生理作用的场所是 。
(2)在60~120 min,再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 下,此时间段测得的数值是
的差值,是 (净、总)光合作用的量。
(3)据图中数据,该植物60~120 min的光合作用速率为 ppmCO2/min。
(4)测定该植物的相关速率还可 为指标。
(5)为使此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采取的措施为 。
(6)如果将图1中的试管及植物移去,在其中的烧杯中加入含叶绿体的NaHCO3溶液,且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和刚才的植物一致。请在图2中画出0~120 min时间内的曲线。此时,60~120 min内的变化量是 (净、总)光合量。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某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外地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
a级 |
b级 |
C级 |
d级 |
e级 |
高度(cm) |
h≤10 |
10<h≤30 |
30<h≤l00 |
100<h≤300 |
h>300 |
数量(株) |
120 |
62 |
32 |
16 |
6 |
(2)下图甲、乙、丙为红豆杉的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图 相似,属于 。
(3)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关系。
(4)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癌细胞在有机体内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 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
(5)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某林场根据植物细胞具有 这个理论依据,采用 技术养快速繁殖培育红豆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
实验名称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材料与方法
(1)家兔12只,2.5
/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
(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
溶液,乙组滴注0.9%
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
200
,0.5
滴定。
(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
内兔的尿液量.
(二)结果与分析
(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2)原因:(三)讨论
(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
图表示月季的花药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花粉粒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用细胞分裂素和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激素。后者对根有促进作用的最适宜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细胞团,愈伤组织形成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
(3)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和芽,再由芽发育成茎和叶,这一过程必须给予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而此时培养基中除了氮、磷、钾外,必不可少的元素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快速、大量繁殖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取该植物的花芽并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A组 花芽 |
B组 花芽 |
C组 花芽 |
D组 花芽 |
E组 花芽 |
|
吲哚 乙酸 |
0 |
3 ppm |
3 ppm |
O.03 ppm |
O |
细胞 分裂 素 |
O |
0.2 ppm |
O.002 ppm |
1.0 ppm |
0.2 ppm |
花芽 生长 状况 |
组织 切块 |
形成 愈伤 组织 |
愈伤 组织 分化 出根 |
愈伤 组织 分化 出嫩 枝 |
稍生长 |
(1)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__________________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芽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形成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生产实践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组的培养基进行大量生产。
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1微繁殖技术又称快速繁殖技术,就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小块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20 m2的培养室内最多可容纳100 万件试管苗。这一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已基本成熟,并形成诸如工厂化生产兰花这样的产值巨大的工业生产体系。
材料2植物的去病毒技术是微繁殖的一个分支,植物病毒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对于无性繁殖的植株来说,一旦感染上病毒就会代代相传,日趋严重。但在茎尖分生组织中,细胞繁殖十分迅速,病毒还来不及侵入,因此就成为植物体相对无病毒的特殊区域。
(1)利用微繁殖技术繁殖植物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微繁殖技术繁殖植物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首先要选择外植体,选择对象为兰花的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剂。消毒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外植体的活性。若消毒时间太短消毒不彻底;若消毒时间过长,容易使外植体受损伤,克服外植体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5)探索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条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实践表明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另外不同的植物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除上述因素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影响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