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粮票              图二:布票          图三:抢购生活必需品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我国实行什么经济体制?实行这种体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怎样的消极影响?我国以什么事件作为转折开始打破该体制?
(2)依据下列四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怎样贯彻落实的?

图一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图四 中共十四大
(3)依据以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

图一:小康之家                         图二:2007年我国GDP增长百分之11.4

图三:中国加入WTO                       图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海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社会转型之路漫长而曲折,近代欧美与中国都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政”就是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即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对宪政的定义,18~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是怎样建立“宪政”的?
(2)根据材料二,美国宪政机制形成演变的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萦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三 :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四 :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3)结合所学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从民主的形式、范围、性质三个方面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所体现的两种民主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

近代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三次反封建的思想潮流,带领人民迈进理性时代。
请回答: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相同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请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名字和他们各自的代表作。
(3)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至少3点)
(4)德意志宗教改革拉开序幕的标志是?
(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兴章句下》
材料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华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却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亡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材料一、二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三宣扬的观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3)材料四表明了作者对君主的什么态度?为什么与材料三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