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
①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分割完毕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④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业已根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与以往清政府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辛丑条约》()

A.对外支付的赔款最多 B.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广
C.割让的领土面积最大 D.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影响最小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反映出()
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②义和团运动发展给予帝国主义沉重打击
③西方列强基于共同的侵华权益可以结盟
④清政府希望借助外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
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
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④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右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部文字为“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材料中未能反映出的信息是()

A.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
B.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C.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
D.发展航运业的目的在于逐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