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A.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 |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C.切实提高中国的国防力量 | D.适应现代科技革命的潮流 |
该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l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
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
②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
③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严重,经济萧条
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
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
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
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
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说明
A.近代园林建筑日益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响 |
B.近代买办都住西式洋房、使用西式家俱 |
C.到了近代,才出现中西合璧的住宅建筑 |
D.近代园林是中式的,住宅往往是西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