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戈雷岛又称“奴隶岛”,与首都达喀尔隔海相望。这个岛历史上被西方殖民者用来贩运、关押黑人奴隶,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
材料二  1762年,皇家非洲公司获得英王特许,很快就成为西非黄金和奴隶的最大买主。但是由于英国同荷兰争相向非洲人出售武器弹药,竞争十分激烈,杀人武器很快就在某些森林国家中扩散。对许多非洲国家的首领来说,掳掠和贩卖奴隶成了一种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干的事。如果他们拒绝干,欧洲就会向他们的对手提供武器,这些武器可能被用来掳掠他们的臣民,变卖为奴。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产阶级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
——马克思
请回答:
(1)戈雷岛能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在西非掠买黑人奴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2)材料一、二、三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内在的联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new deal”(6分)
下列二幅图出现在1933年的美国,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图2
(1)左图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社会的什么状况?(1分)
(2)右图中“new deal”翻译成中文应是;(1分)图中的人物针对图1中的社会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你如何理解右图中“march song”一词的含义?(2分)

材料一: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例如,对清朝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谁若继续留辫子,便为社会舆论所不齿。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
材料二: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一说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3分)
(3)上述材料中有关社会心态的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徒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请根据以上材料列举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3分)
(2)“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1分)
(3)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事实上他在推行一种什么新制度?(1分)新旧两种制度有什么不同?(2分)

“民多”的利弊(8分)
材料一: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从,所欲而必遂。
——[明]《叶适集》卷二
材料二:(乾隆帝说)……升平日久,户口日滋,物价腾涌,势所必然。……然天地所生之物止有此数,昔以十人食之,今以百千人食之,米安得不贵?米既贵,诸物安得不贵?游手好闲僧道之流,且借此以糊口,设尽驱之力田,言之易而行之难,安得许多田与之乎?……为今之计,补偏救弊之不暇,实无一劳永逸之法也。
——《国朝官史续编·圣制节俭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明初提倡“民多”有哪些益处?(2分)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乾隆帝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2分)

公民的选举权(7分)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确认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分)
(3)概括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1分)
(4)你认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