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快,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阶段向     阶段转变,属于         模式。
(2)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3)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简述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3)本区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列举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其成因。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最高记录。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1)图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
(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东线相比,中线输水工程的优势有哪些?
(2)多水带与平水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哪些地理分界线一致?
(3)试分析我国水资源南水北调的自然原因。
(4)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
(5)有学者提出要“先节水,再调水”,试分析意义。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会发生微弱的变动,据此讨论下列问题。

(1)若此角度变大,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会怎样变化?
(2)若此角度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及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将如何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图 1-17中北纬 66°34′处的昼长为小时。
(2)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新加坡(约 1°N)
B.广州(约 23°N)
C.悉尼(约 33°S)
D.北京(约 40°N)

(3)图示日期所在的季节,亚热带气候区大陆东部的河流处于(洪水期、枯水期);西部的气候特征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