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 |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
C.硝基苯中混有浓HNO3和浓H2SO4,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 |
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
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 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 CH3COOH;②0.01mol/L HCl;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B.将①、④混合,若c (CH3COO-)> c (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
C.将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 ④,②> ① |
D.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 ③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H4+、K+、Cl-、NO3- |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
C.c(H+)/ 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
D.c(Al3+) = 0.1 mol/L的溶液中:K+、ClO-、SO42-、F-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2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
D.图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