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一化学事实,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H4+、CO32—、C1—可能大量共存 |
B.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硫酸,能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 |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CO32—+CO2+H2O |
D.0.1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可证明它是弱电解质 |
下列有关比较,大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①热稳定性:PH3>H2S> HBr>NH3
②碱性:KOH>Ca(OH)2>Mg(OH)2>Al(OH)3
③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汞>硫
④结合质子(H+)的能力:OH-> CO 32->CH3COO->SO42-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溶液,加热后颜色变浅的是
A.稀氨水和酚酞溶液 | B.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 |
C.溶有氯气的品红溶液![]() |
D.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②.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③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④.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⑤熔化时无需破坏化学键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⑥.元素周期表从ⅢB族到ⅡB族8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⑦.在 SiO2和干冰晶体中,都存在单个分子
⑧.分子晶体不都是共价化合物
A.①②⑤ | B.②④⑤ | C.②⑤⑧ | D.①④⑦ |
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A.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
B.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C.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
D.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总数为5NA的重水(D2O)的物质的量是0.5mol |
B.在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
C.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SO3和NH3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 |
D.常温常压下,NA个甲烷分子的体积小于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