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选择黄瓜进行遗传实验。已知黄瓜开单性花,进行异花传粉后结实,株型有雌雄同株(A_B_)、雄株(aaB_)、雌株(A_bb或aabb))。
I.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三组实验,内容摘要如下:
甲实验:用基因型为AaBb的大量种子种植下去,在发育到成熟植株时。偶而发现少数植株只开雄花或只开雌花。
乙实验: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亲本,自交(同株异花传粉)得到F1,去除单性植株,然后再自交(同株异花传粉)得到F2。
丙实验:用两植株进行异体间杂交,得到的F1植株中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
实验分析:
(1)在甲实验中,出现少数雄株或雌株可能的原因有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2)在乙实验中,F1的株型及比例是 ,在F2中,A的基因频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3)丙实验中,两亲本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 。
II.黄瓜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基因型CC的植株呈绿色,基因型Cc的植株呈浅绿色,基因型cc的植株呈黄色,黄色植株在幼苗阶段就会死亡。黄瓜植株的蛋白质含量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低含蛋白质(D_)与高含蛋白质(dd)是一对完全显性的相对性状,已知控制植株颜色基因、控制蛋白质含量基因以及控制株型的基因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活动小组想用浅绿色低含蛋白质的雌株(AAbbCcDD)和浅绿色高含蛋白质的雄株(aaBBCcdd)作亲本,在短时间内用简便方法培育出绿色高含蛋白质雌雄同株的植株,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内容:
(1)用上述亲本杂交,F1中成熟植株的基因型是 。
(2) 。
(3) 。
(4)为检测最后获得的植株是否为纯合子,可以用基因型为aabbCCdd植株作母本,做一次杂交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结论是:
① ,则待测植株为纯合子。
② ,则待测植株为杂合子。
下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及其去路。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的____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某些蛋白质,比如____(列举一种)能够由此进入细胞核。
(2)某条多肽链的合成约需要6s,但实际上每分钟能够合成远多于10条该种肽链,从图中分析原因是____。
(3)结构③和④被称为“半自主细胞器”,据图分析其原因是它们的生命活动受____的控制。
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翅形 |
复眼形状 |
体色 |
…… |
翅长 |
|
野生型 |
完整 |
球形 |
灰 |
…… |
长 |
突变型 |
残 |
菱形 |
黑 |
…… |
短 |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 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
(2)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雄蝇的基因型有 种。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FfXmXm雌蝇与ffXMY雄蝇的杂交过程。
(4)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下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随机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该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若不考虑其它染色体,理论上该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种。
有机物X具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现提供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1)材料用具:新鲜的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2)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 |
乙 |
丙 |
丁 |
|
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 |
√ |
√ |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
√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 |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4组淋巴细胞分别进行 ,并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选择 期的细胞观察 ,并对比分析。
(3)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 ,则说明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具有解毒作用。
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转运的示意图。研究表明,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向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及信号序列的差异。
(1)研究发现,经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原因是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 (酶)切除。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进行 ,并分别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 。
(2)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各自膜上 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部分在 的指导下合成。
(3)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 (结构),这一过程具有 性。
(4)若①过程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 中发挥作用。
为了研究两个新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 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两个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 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 在光照强度、CO2浓度 的实验条件下, 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的吸收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先与 (写出具体名称)结合生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至NADPH中的 和ATP中的 被还原成三碳糖分子。
(3)由图2可知, 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 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 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NADPH和ATP;另一方面是其 含量较高, 含有更多的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4)栽培以后, P2植株的干重也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 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