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就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图片,概括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与形成这种特点相关的经济与科技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以下是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在社会领域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个人与社会
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
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
经济方面
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
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
政治方面
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
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

——据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整理
(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对比路德,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加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

波音公司的历史映射出一部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起步
1916年公司创办。当年即获得美国海军50架飞机的订单,波音公司从此站稳脚跟,军用机研制和生产成为其主要业务。
片段二拆分和发展
20年代,波音公司业务发展到航空运营。1934年美国政府状告其垄断,根据《空邮法案》“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商不能与航空公司有任何联系”的规定,波音公司被强行拆分,仅保留航空制造部分。
3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1935年开始生产的B-17和1942年制成的B-29重型轰炸机,在二次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继续研制生产出B-47、B-52重型轰炸机和KC-135空中加油机等,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巨头。
片段三建立“波音帝国”
战后,波音公司利用战时积累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全力进行大型喷气运输机的研发制造。60年代中期,公司重心转向大型民用喷气飞机制造。1957年研制成功波音707喷气式民用客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发展了从波音727到777等系列型号,牢牢占据世界喷气式客机市场的头把交椅。1996年,收购罗克韦尔防务及空间系统分部;1997年,兼并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麦道公司;2000年,收购休斯航天和通讯业务分部。目前,波音的用户遍布145个国家,业务部门分布于美国和全球60多个国家,共有雇员约20万名。
(1)据片段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波音公司起步时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据片段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波音公司拆分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3)据片段三,归纳波音公司空前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发展原因。

“文明”一词,古今有不同的内涵和寓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判断里,“文明”也指“文治教化”。“文明”一词……其核心内涵都在于“文”,以“文”为体,以“明”为用,文明即以文教化……那么,“文明”之意义何在?北宋石介作了很好的回答:“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尊卑有法,上下有纪,贵贱不乱……风俗归厚,人伦既正,而王道成矣。”
——《19世纪中叶前中国与欧洲的“文明”观念》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北宋人石介“文明观”的出发点,联系相关知识指出其思想基础。
材料二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都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如刘姥姥初入大观园,手舞足蹈,忘其所以狂喜,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
——摘自《论文明第一要素及中国不能文明之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近代部分国人眼中“文明”的表现。
材料三西人百年以来,民气大伸,遂尔勃兴。中国苟自今日昌明斯义,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在此百年之内进于文明耳……地球既入文明之运,则蒸蒸相逼,不得不变。不特中国民权之说既当大行,即各地土番亦当丕变(大变)。其不变者,即澌灭(消亡)以至于尽。
——1897年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
(3)材料三体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思想观念?结合相关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
材料四有一出话剧(《文明人·第一幕》公演于1914年11月),其主角贾人俊在国外游学数年……在他看来,“外国都是些文明先进国……凡事都有要从学习文明国入手,哪怕只学得一点皮毛,横竖比咱们的骨格还强得多”……贾氏的妻子聪娘说:“中国不及外国的地方,并不是专门学一个文明的形式就可以了结的”。
——罗检秋《清末民初知识界关于“文明”的认知与思辨》
(4)对于贾氏夫妇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结合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相关史实为例作答)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以下是德国外交官访问法国巴黎后向希特勒报告的备忘录)关于德国的需要问题,我向他(指法国总理)说了和向财政部长(指法国财长博内)说过的同样的话,令我吃惊的是,和博内选择一样,总理认为调整法国在中欧的政策是完全可以讨论的一一自然永远要以得知德国在中欧的最后目标为条件。无论如何,他也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其在奥地利的势力。
材料二(按:以下是德国驻英大使对法外交部的报告)我今天拜会艾登(时任英外交大臣)……他就个别问题做了如下的声明:……他告诉了法国,对奥地利问题,意大利比英国关心得多。而且英国人民也已认识到:德奥间的更紧密的联系迟早必将到来。但他们希望避免用武力去求得解决。
——以上两段材料均摘自《德国外交政策文件》
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外交官向希特勒报告说法国的总理和财政部长对当时中欧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是这种态度?它给后来法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英、法、意正在做什么?德、意、奥间更紧密的联系预示了什么?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权宣言》在法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波拿巴成为法国元首的原因是,他尊重l789年制宪会议所取得的社会成果,他的胜利使这种成果继续存在下来并牢固得扎下了根子,他是这种成果的稳定者。
——节选自索布尔《拿破仑:英雄、传说与历史》
(2)有学者认为拿破仑是法国革命成果的继承人,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