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闲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 |
B.看到江面上芙蓉如被胭脂染过,红艳夺目,词人心中才感觉到真正的快慰。 |
C.“尚想暑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寄寓田园之思。 |
D.最后两句写回首中原故土,不禁涌起报国之情,也就暂时放下归隐的念头。 |
(2)上片中,作者借文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杨炎正与辛弃疾是至交。有词评家认为,杨炎正的情怀及词风与辛弃疾相类,你如何看待这种认识?结合这首词,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元曲中的“美人”是指,“烧赤壁山”的主帅是,读书人指的是。
曲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2分)
有人认为“读书人一声长叹”的“叹”字含义丰富,试做分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陈琳①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 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⑥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上阕最后一句“花满溪南处士家”,似乎与前三句所写的景象不协调,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