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
B.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
D.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我国人群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某班级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下面的方法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
B.保证被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
C.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
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导入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
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有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
C.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给予一定量的光照 |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下列与RNA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RNA彻底水解后能生成6种小分子物质 |
B.合成RNA的过程有DNA聚合酶参与 |
C.细胞内tRNA的种类等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
D.大肠杆菌中rRNA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