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 )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
③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 | B.置枢密院 | C.置刺史 | D.设内阁 |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分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西周 | B.秦朝 | C.西汉 | D.宋代 |
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
A.仅男子可参与科举制 | B.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观念 |
C.强调门第出生的九品中正制 | D.皇帝任命下的郡县制 |